代售演唱會門票變螺絲釘 被告人詐騙獲刑并處罰金
2024-09-25 12:12:06 來源:中國法院網 作者:張倩 想和青春來一場邂逅,想現場為偶像打call,但買不到票怎么辦?
近幾年,大型演唱會如潮水般涌現,但票務系統一經開放瞬間“秒空”的現象乃是常態,不少粉絲紛紛表示“手慢則無”。在龐大的購票需求面前,許多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。
近日,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理一起演唱會門票詐騙案,被告人王某因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財,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,緩刑兩年,并處罰金3千元。
2023年9月,大學生小劉得知自己心儀已久的歌手即將到武漢市舉辦演唱會,便迫不及待地想在第一時間買到門票,奈何門票太過搶手,官方售票渠道開票幾秒后,瞬間即被搶購一空。
想到偶像好不容易來到自己的城市,機會難得,小劉想到通過其他渠道購買門票,此時微信好友向小劉推薦了王某。
查看王某的微信朋友圈,小劉發現王某正在發布售賣明星演唱會門票的相關信息。詢問是否有偶像演唱會的門票并得到肯定答復后,小劉心動了。通過對比網上其他票販的價格,雖然王某也有加價,但相比之下,王某的價格還在自己一個學生的承受范圍內,小劉遂最終在王某處選擇了1120元價位的演唱會門票。
“票沒有問題吧?”
“演唱會的票沒有假的,咱們不是網絡騙子。”
“收到票后,一定要記得將自己掃票中的二維碼進行實名!”
在王某的接連保證下,小劉沒有多想就支付了全額門票款項,“順利”搶到了票。
李某是小劉的好友兼“同擔”,在小劉興奮地將買票成功的“好消息”分享給李某時,苦于搶票太難的李某便也加上了王某的微信,為自己與幾位好友購買門票。王某在聊天中有求必應,表示“連坐也可以,加200元”、“這是別人有事兒不去退的票”,李某及朋友同意加價購買連坐票的方案,向王某支付5千余元全額門票款項。
9月至11月,熱心的小劉幫助多位朋友一同在王某處購買演唱會門票近30張,最終花費共計2萬余元。
11月14日,王某稱收來的演唱會門票的已經送到,因包裹內含幾十張門票,較為貴重,由他本人到站點領取,當面清點后再將票轉交給小劉。當天,小劉如約來到快遞站點,在寒風中等待了王某數小時。
因始終無法聯系上王某,小劉便拜托快遞站點工作人員查詢包裹,卻被告知包裹內而并非她心心念念的演唱會門票,而是——幾包螺絲釘,此時小劉才發現自己被騙,連忙到附近的派出所報案。
經法院審理查明,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虛構事實,利用互聯網手段騙取他人錢財共計2萬余元,數額較大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。鑒于王某有自首情節,且家屬主動向被害人退賠全部經濟損失,取得被害人諒解,法院最終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一年,緩刑兩年,并處罰金3千元,目前一審判決已生效。
法官說法
隨著觀眾對各類演出熱情的高漲以及互聯網售票平臺的普及,演唱會門票銷售速度之快令人咋舌,尤其是當紅歌手或樂隊的演唱會門票,往往票務系統開放后就遇到“秒空”,大批“黃牛黨”利用各種手段囤積門票“高價倒賣”。
本次案例中的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被害人急于購票的心理,以低價購買、保證買到等宣傳手段,成功實施了詐騙行為。大家在今后購票時,切勿被所謂的“內部人員”和“特殊渠道”所迷惑,應選擇官方售票平臺或經過官方認證的票務代理商購票,避免從非官方或來源不明的渠道購買,以防上當受騙。一旦發現被騙,應立刻保存好相關證據并及時報警,以減少損失。
律師姓名檢索: |
律師事務所檢索: |